2025-7-31 26
7-8 月正常都是淡季了,虽然是暑假,不过大学生们配新机那必然 99% 都是笔记本了,和咱没有一毛钱关系,加上 618 也没过多久,到下个大促之前也得缓缓。
还有个情况就是今年江苏的夏天真的热到爆炸了,很多钱少屁事多的单真的是拒了好多,太热了根本不想跑一趟。
案例一
这客户交流倒是爽快,结果配置单甩过来一看,也真是个不走寻常路组合了,14700KF 配个玄冰 400,散热器表示这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
虽然搭配比较奇葩,但咱也从来不说废话,毕竟客户这么选择一定有他的道理,干就完事了。
配件也全是前面出场过的老熟人了:
这 i7 批次也不新,还是去年 10 月底的:
如果说长城只是不上心的话,那航嘉现在可以说是乐色了,WD850K 这种型号是完全不推荐购买,实在摆烂的离谱。
CPU 和显卡 8pin 都只给一条一分二,真是抠门到家了,16pin 倒是给了,要么只能说这电源属于 N 卡专用电源。
而且这东西还不便宜,狗东标价接近 500,这价格金河田白金 A+,TT GF1 或者爱国者 EV850 这类哪个不锤爆这玩意儿。
点亮自然也没啥问题:
金百达的银爵实际也是不推荐购买,主要马甲真的几百年不变,太丑了外加质感基本为零,银色马甲顶部非要贴个黑色防拆。别家还都是参数贴纸放在左侧,上机后就看不到,这银爵愣是贴右侧,正常视角看上去马甲丑上加丑。
金百达现在最推荐的是星刃系列,那个确实真不错。
这客户的用电和网络环境也是真的有待改善啊,房里的网线墙里出来就只接 4 芯,另外线头就这么荡着,交换机也是百兆那自然不用说:
网线仔细一看也是 4 芯的:
路由器也是重量级,TP 的 WDR7660,四个网口全是百兆,搜了下淘宝甚至现在还在卖,还六七十块一个,真不知道哪来的库存。
WiFi5 初期好多这种奇葩路由,百兆网口配个千兆无线,因为千兆交换机芯片那会还挺贵。
插排也是更加感人,要通电测试了给我掏出来个外观年龄起码 10 年的老古董,线材都破皮了,主机插上一看开机根本毫无反应,吓得我还以为哪里翻车了,或者电源买到出厂坏的了,都准备拆侧板检查跳线之类。
突然转念一想,电脑电源通电时因为内部电容充电这类原因,大部分都有瞬间轻微吱一声,这里好像就没听到上电时有啥动静,于是给换了一个插座上的孔位,还真就有电了,这都能有坏的,也是够无语。
也是真的多说一句,用电安全这块就别搞什么性价比省钱之类了,插排烂了坏了就应该及时更换,也请认准正规品牌。
147KF 这种大火炉也不敢怠慢,BIOS 还是给升到最新的 0x12F 微码的。
虽然九州风神塔体性能相当优秀,但也耐不住小马拉大车啊,非要拿来压 14 代 i7 的话,正常是得降压或者缩功耗墙用才保险。
不过好在是华硕板子,本身也有很多预设模式,索性就开了个 APE3.0 的 90 度温度墙模式试试。
试了下跑 R23 期间,4 热管单塔差不多能顶着温度墙发挥出 200W 出头的功耗,也确实是散热器极限了。
这种模式下 CPU 风扇也不吵,日常打打游戏反正负载也远低于跑分场景,又不是不能用,就这样吧。
2025 年都过半了,个人是真不觉得 14 代 i7 以上还有什么选购价值,纯纯的大火炉,就算真的是什么蓝厂信仰充值或者用的软件真就是所谓牙膏厂专精优化,那也可以去买 15 代 Ultra 嘛,好歹台积电工艺,那可强太多了。
案例二
这一单主板终于有点不一样的了,1400KF 配 B760 小吹雪 S,内存还上了 4x16G,硬盘宏碁 GM7,散热钛钽 A080:
机箱依旧老熟人 VK03M:
显卡是微星 5060Ti 8G 白魔龙,我都没注意微星也有白色卡,查了下目前狗东价格 8G 都卖 3599,实在有点亏,再加二百都能上 16G 的万丽雪狐了:
真要说的话,华硕的板子差不多就得从吹雪开始买起,毕竟再差也是挂着 ROG 标,实际价格和 TUF 差距还就一二百:
装机效果,这客户风扇还买错一个,后置也就装个反叶进风了,对于水冷情况下没啥影响:
虽然是 4 条内存,A-die 压力也小,XMP 的 6000MHz 也是无压力开的起来的,牙膏厂本身内存支持也好点:
吹雪现在倒是挺贯彻二次元的,开机 logo 都是吹雪姬,而不是 ROG 的眼睛:
成品效果:
VK 这箱子颜值是不错,只不过依旧是个大闷罐,钛钽这水冷吹的性能牛啤,然而也敌不过大环境不行,14600KF 烤机 FPU 一样直接一秒 80 多度,普通烤机也是 70 多,可谓海景房追求高端水冷也就买个外观了,论性能甚至不少情况下还不如风冷。
这种山寨棱镜风扇性能真的太惨不忍睹也是真的,手贴着风扇都才感觉一丢丢有点气流感觉,海景房为了美观又要用很多反叶,反叶性能更下一层楼,真的就是会亮的摆设,利民 C12C 这种低端来了都能表示我要一打三。
案例三
这单也是挺巧,跟着上一单第二天,也是一个小吹雪板子,机箱也是同款 VK03M。
不过从大英变成了按摩店 9700X,板子是新上市不久的 B850 小吹雪,固态海力士 P41 做系统盘外加致态 7100 数据盘,显卡七彩虹 5070Ti Ultra W。
内存佰维 6000C28 32G 套条,散热器则是 VK 的 DL125 双塔:
B850 小吹雪得益于上市晚,也是吃到不少设计改良的后发优势的,PCB 和插槽也是全白化处理,显卡快拆也回归传统,显卡 PCI-E 槽也保持第一槽不下沉。
而且作为一个 MATX 板子,给做到了 4 条 M.2 也是存储规格拉满了:
背面也有一个 M.2,这盘位也就锦上添花了,适合放个低温盘,装上去基本就再也不会动:
B850 小吹雪的接口就很适合海景房装机,USB2.0,ARGB 以及风扇口全部集中在右下角,集中走线可舒服多了:
客户的风扇还搞了两种搭配,上下是 6 把棱镜,侧面和后出风买了三把 VK 的扇子。
VK 的扇子也挺奇葩,它 ARGB 提供了线材一拖二串联,风扇却不给,也就好在小吹雪风扇口多了:
电源是振华 750W,这发光的 9pin 盲插接口也是他家特色了,也确实方便:
佰维的马甲条,他家其实就是宏碁掠夺者的代工厂,包装盒风格和宏碁都一模一样,马甲设计风格都大差不差:
双塔散热器在现在 DDR5 时代实际很尴尬,现在灯条动不动超高马甲,搞得双塔风扇又只能往左挪动变成吸风,吸风也是有效率损失的,不如直吹:
B850 小吹雪的 BIOS 分辨率也做了高清化,4K 屏上清晰度好很多:
点亮效果:
小吹雪网卡还挺独特,用的螃蟹的 8922AE,隔壁微星技嘉倒是高通的居多:
华硕主板的装机体验真的是取决于客户家里的网络情况,这户人家算是网络非常好的了,路由器还是 WiFi6 的,下载奥创全家桶一会就好了。
别看网上讨论什么动辄家庭万兆内网,WiFi7 拉满,实际就我现实的体验,大部分客户家里网络情况真是惨不忍睹,WiFi4 路由器都不少见,墙面的网口插座之类更是一大堆年久失修早就寄了的,我甚至感觉去挂个全屋网络升级维修这类业务也能接单。
还遇到过工厂宿舍装机,大晚上高峰期顶着 20Mbps 出头网速下四五个 G 的奥创那可太酸爽了,绝不想体验第二次。
散热情况也是比较感人,闷罐箱子配合双塔对顶盖偏低的接触效率,这 9700X 压的效果可真不咋地,我还是老规矩稳妥起见设个 85 度墙了。
实测普通烤机都直奔 80 度,功耗才 120W,这波啊真的是不如 100 块钱的玄冰 500 了,只能说又不是不能用,反正海景房都是图个灯大灯亮灯会闪。
案例四
这一单咱来做点不一样的,以前的一个装机老客户突然来问我会不会全屋 wifi,一打探原来是感觉房里网速不满意,想提升下,于是想到了我,这难度也不高,干就完事了:
看了下对面发来的图,原来是墙上的 AP 面板,具体型号倒是看不出,TP 类似外观的一堆。
客户又说自己也买了个小米路由放在客厅,连那个测速可以跑满,那可以推断出墙内网线起码是没问题的,估计问题就是这 AP 了。
深入交流一番后,客户预算也不是特别多,加上考虑已经有一个小米路由,于是我这边就推荐了索性再买俩小米,全屋小米组网得了,客户也表示同意。
于是低价位里就直接买俩小米 AX3000T 了,然后再买俩网口面板替代原本 AP,顺便还买了俩放路由器的小支架。
过了几天东西到齐后就直接上门开工:
先看下弱电箱,这还是完整一套的 AC+AP 组合,AC 其实也不算差了,TP 的 R470GP。
线路也简单,光猫一根线到 TP,然后 TP 上 4 根浅蓝色网线通往三个卧室和客厅。
客厅则是有个小米 AX3600,天线贼多的这款:
实际连上客户家的 wifi 一看,那叫一个乱,光猫拨号然后接 TP 路由器,TP 路由器下面再接个小米,光 NAT 都搞出 3 层了。
SSID 也设的挺乱,2.4G 的是墙上面板 AP 的,5G 又是客厅小米主路由的,但是又没有把小米的 2.4G 关掉,然后俩重名 SSID 就搞的设备各种瞎几把切换网络,都不能叫漫游了。
别的还是不多说了,先开工把墙上 AP 都换了先,客户自己电脑房的 AP 规格还是不错的,正常 wifi5 双频 1200m:
AP 面板里头也就是根普通网线,水晶头长期发热烤着都已经脆化了,直接剪掉就行,压上新买的网口面板:
客厅的小米路由就打算当主设备了,默认是路由模式,想着偷懒试了下路由模式直接组网,还不行,各种搞搞甚至出现主路由变成透明人无法访问了,不能管理那也太菜了。
加上考虑到 AP 面板都拆了,这 AC 留着也没意义啊,反正拨号确定是光猫了,就索性弱电箱里 TP 路由直接移除。
说来也巧,我这波出门时顺手往包里塞了个水星的 8 口千兆交换机,这也是好几年前买的,想着万一要调试啥的,这还真用上了,正好放弱电箱里接光猫:
主路由的配置也很简单,reset 重置一下,设置向导的上网模式那里,选择有线中继模式即可,后面就和正常流程一样了,设定下 SSID 名字密码:
关于小米路由的组网,网上一堆教程说什么要网页端或者 app 里添加节点啥的,实际都是多此一举,小米的组网和华为这类都是一样的。
主路由配置好后,子路由这边如果是全新开箱的,AX3000T 又因为是 4 口盲插不区分 WAN/LAN,那就直接一根网线插任意一个口,另一头接到主路由 LAN 口,通电等着就行了,过了五六分钟后子路由指示灯就会变成白色,这就是自动配置好组网了,可以挪到需要摆放的地方去了。
多个子路由也都是以此类推同样操作。整个组网过程就是傻瓜式全自动的,国产路由器易用性方面那是绝对的遥遥领先。
组网后管理页面也能看到子路由:
添加好两个子路由就是如图这样,非常方便:
这种模式属于 AP 组网,DHCP 依旧是光猫负责,这一块小米路由还真是优势没法黑,AP 模式下依旧保持独立可管理性,也能绑定米家 app,子路由也是输入对应 ip 就能访问 web 管理,特别适合大部分人家里光猫拨号的使用模式。
另一个极端就是华为消费级路由了,那 AP 组网功能基本为零,必需要它自己有个主路由当老大来分配 DHCP,就算一些特殊操作折腾出来类似效果,路由器又会丧失管理功能,变成个网络透明人,总之非常沙雕。
组网配对好就是把子路由拿到对应房间放到对应位置即可,顺便这随手买的 86 面板路由器支架还挺不错,俩铁片撑脚插到面板底部缝隙里,上紧螺丝就牢牢固定住。
另一个房间也是以此类推,拆 AP 换网口,客户这装修也是比较合理的,网口都紧挨着电源插座,接路由器极为方便:
原先的 AP 型号居然还会不一样,这房间成了个 450M 的,WIFI4 时代老古董都出来了,问了下这套东西还是原先客户的老爹找所谓熟人安装的,真够乱的:
一样的挂好支架,线材可以绕在内部,只伸出来需要的长度:
第二个房间成品效果,美观性确实不错:
客户的宽带其实也就 300M,现在全屋 WIFI6 覆盖,外网跑满那妥妥的毫无压力。
内网测了下,无线也能逼近千兆,未来就算有宽带进一步升级也够用了:
远一点的房间角落也能有 500M 的下行速度,这是完全够用了,客户对这波升级表示挺满意:
案例五
这单前期沟通也是真不容易,客户来问预算两千打打撸啊撸,偶尔 3A。
实际上我是不爱写配置单的,幺蛾子太多,到时候遇到什么游戏玩着不顺畅又得说我推荐的配置不行等等,叽里咕噜破事一堆。
既然明确表示预算两千,那我就让他直接去 B 站这类抄个作业,列个单子可以再找我改,主体三大件推了个 12100F 配 H610,显卡收个二手 A380 这种,反正大英显卡也没矿。
过了一阵子给我发了个这单子,一看也不是不行吧:
又问了下要不要 RGB 灯光,结果说不在意,自己又把机箱改成了手提 MATX。
无光的话用手提机箱倒也没毛病,客户自己选的板 U 一开始是 13100F 配 H610M 挑战者,我自己去拼夕夕一搜,正好帮主家还有个 H610M 666 配 12100F 的套装,这板子带 wifi 显然对小白更友好,于是板 U 就换这个。
其他基本就全是我这边丢链接过去对面下单了。
散热利民 AX90SE;固态可不敢推寨厂,我这里 ti600 已经是下限了。
电源直接无脑玄武 500K 了,一百多块起码是个靠点谱选择。
内存条客户自己选的金百达,这倒是没毛病,特意反复提醒数量要买两条。
整体主要配置也就如下图了,其它的键鼠音箱这类就让客户自己发挥了:
显卡和客户说了下卡诺基是矿卡翻新,但客户还是表示预算紧张,就不换了。
显示器现在不贵,就直接推荐了个 HKC 的 27 寸 2K,不到八百,结果说有点超预算了,那又降一档推荐了 27 寸 1080p 的,500 出头。
结果过了一会客户还是嫌贵,那行吧,接着降到 24 寸 1080p 呗,也就 400 出头,确实便宜。
推荐了 24 寸客户又说小了怕不习惯,看惯了网吧的那种,甚至还问我山寨牌子能不能买。
这咱也没辙了,索性推荐他看看本地同城有没有啥二手自提的,毕竟这东西不好邮寄,二手跳水的厉害。
其它的就说好等配件到齐了再约时间。
结果隔了一天突然来问我内存条只有一根行不行,看的也是令人无语,下单前反复说了好几次要买两个,客户信誓旦旦表示上面写的就是两个,合着只看图片和标题,真就不看选项下单的。
能提前问一句也算是万幸了,不然等现场发现那可真蛋疼,赶紧让客户去狗东重下了一对光威的,金百达的反正没上机,无理由退了便是。这次直接要求下单截图发来看,终于确认没问题了。
顺便还问了一嘴显示器买的啥,结果看了半天还是买了一开始说的 27 寸 1080p 的。
又过了一天,还差个显示器没到呢,客户又等不及了,急吼吼的就想喊我去先装好,问了下有其他显示设备么,说客厅有个电视,于是让拍了下接口图片,确认有 HDMI 后那就提前开工呗。
配件全家福,天天看散片,突然看到个盒装带散热的 i3 反而稀罕起来:
名字很 6 的 H610,实际也确实算可以了,供电起码还给了个散热片,而且还带个无线网卡,虽然只是 AX101,但总比没有强:
卡诺基那可真的是翻新界的真老牌厂子了,别的不说确实活得久。
实际上它有个毛的生产能力,天天说什么旧核心配新 PCB 骗鬼还一堆傻子信,卡诺基的显卡都是发行者生产的,自己就换个贴纸。
这卡翻新的也算可以吧,这种款式起码还算是散热器肯用个新的壳子,金手指也确实外观挺新,风扇则毫无诚意,这外观不是一眼蓝宝石超白金的么。
卡诺基这卡金手指边上的小电容上一堆灰尘碎屑,不禁怀疑是不是上一波退货的卡,简单用橡皮擦了下就重新包装了。
接口为单 HDMI,我估计原来应该是单 DVI 的挖矿专用版吧,翻新时改成 HDMI 通用性更高一些:
说起来我手头还有张单接口的蓝宝石 RX580 单接口呢,当初矿难那会不挑成色才 130 一张,这风扇一看是不是和卡诺基的一毛一样。
转眼距离矿难都快 3 年了,RX470 居然翻新一下还能卖快 400 元,是真离谱,只能怪现在低端显卡市场真的畸形。
装机过程就没啥说的了,无光手提小机箱那是相当简单了:
这显卡点亮也没毛病,这还是最老的 1792SP 的,其实只能叫 470D:
撸大湿还破了一百万分,全靠 CPU 和固态扛起半边天:
装机部分到这儿也就结束了,各种接口和客户说明了一下,让显示器到了后直接插上就行。
到了晚上客户又和我说显示器插上底部有线条,吓得我还以为开箱出来就是坏的,又说时有时无,于是指导客户看了下分辨率设置,居然默认还是识别输出 YUV444,试着让他把分辨率改成 60Hz 整数,又说好了,矿渣卡真是稀奇古怪。
还没完呢,第二天突然来问我这提示啥情况:
应该背景一看是永劫的下载界面,我还寻思是不是安装路径之类选到不该选的地方了。
然后客户说是把 C 盘东西移到 D 盘就变这样了,问他到底删了什么居然说不知道。。。
然后就是一番追问,问了下系统设置还能打得开,于是让他试试 win11 自带的保留应用重装功能,结果不行:
又让他试了下完全重置,这个说可以,那还真是得亏 windows 现在自己有这功能了,这大热天给钱我都不想再跑一趟:
得知对面是把整个 C 盘文件全删了,我的表情真的是如下图:
谁能想到段子竟在我身边,这甚至感觉 windows 有必要考虑学习安卓这类出个隐藏系统所在分区显示的功能了,小白下手是真猛。
不得不说这也是匪夷所思,现在 Win11 其实都是有保护的,正常系统下面普通的全部框选右键删除,对 C 盘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关键目录全都是提示权限问题或者正在使用,哪怕是 User 目录也删不掉的。
这客户估计也是用了什么第三方软件的文件粉碎这类功能,还幸亏系统没彻底挂掉情况下重置功能还能用。
案例六
这客户也是来找我咨询配置单的,一开始的配置单是 14600KF 配铭瑄 B760 终结者板 U 套。
我记得 14600KF 不是才一千出头,怎么铭瑄的套装都这么贵,于是去拼夕夕看了一眼,146KF 配微星 B760M 的百亿补贴也不过 1999,那还买个毛的铭瑄啊,直接全部转移到拼夕夕来下单。
改完的配置就是板子换成微星,电源同价位换了个金河田新出的 NEXUS 系列,显卡我寻思既然不追求白色,那就推荐最便宜的万丽星云,不过后续客户自己还是选的万图师,内存条选了更便宜的金百达黑爵,散热和固态就不变了,顺带让多买了个 C12C 当机箱风扇。
机箱我让客户自由发挥找喜欢的,最后选了个手提小机箱,先马趣造 3:
微星这板子好像还是新出的,看官网 BIOS 都只有 5 月一版,后缀多了个二代,但整体似乎并没啥大的区别,也就是整体马甲配色变成了全黑,布局这类都一模一样:
金河田这新电源外观水平也是上来了不少:
手提类箱子结构都基本一个模子,装机没啥特别要说的:
趣造 3 这箱子还是真不错的,侧板都是免工具快拆,右侧板也能拆,方便安装散热器:
万图师系列的卡我一直感觉都毫无诚意,廉价感太强了,一般不会去主动给推荐,除非客户自己选:
不过这 5060Ti 上,丐图师居然还良心点了,背板终于用上金属了,可喜可贺,以前一堆大塑料背板真挺难绷:
整机效果,全黑无光手提小主机:
微星这 5060 倒是没遇到什么兼容问题点不亮屏幕,但为了稳妥起见,也都再手动打一下修复补丁了:
侧板一盖,整体确实不错,非常的低调,通风性也好,烤机时整体噪音不大,只有一点平稳的风噪声:
后记
说起来遇到的客户里经常有和家里人住一起的学生之类,装机时家长也老喜欢在一旁啰嗦,一看机箱里一大堆灯光花里胡哨的,各种说搞得像网吧游戏厅等,我还得偶尔配合应付几句。
不过嘴上说归说,肯给孩子买电脑的家长我觉得就已经胜过一大半人了,再怎么说打游戏之余一般也会搞搞其他的,不至于出现什么二三十岁的人了对 PC 一窍不通的情况。
第一台电脑先用台式还是比较好的,像我这客户里很多人都是游戏本换台式机,对台式毫无概念,以为啥都和笔记本一样,下单时问要不要音箱各种说不要,装好发现没声音又跑来问我,十分多此一举:
还有就是现在很多人思维方式真不行,一有问题先往别人身上甩锅,怎么不考虑下是自己不会用呢,说明书也是半点不看的。
急吼吼跑来问麦克风怎么没声音,我一琢磨,寻思游戏耳麦八成是有一键闭麦的快捷按钮,结果也毫不意外,真的就是这么简单原因,有这功夫自己琢磨一下估计早好了:
- 给人装机那些事之八(截至 2025.07) - 2025 年 7 月 31 日
- 给人装机那些事之七(截至 2025.06) - 2025 年 6 月 30 日
- 给人装机那些事之六(截至 2025.05) - 2025 年 6 月 3 日
真为你捏把汗,各种奇葩你都敢接单,佩服哈哈